新闻动态

W&H News

炜衡动态 | ALB 携手炜衡成功举办首届十五佳粤港澳大湾区法务团队颁奖典礼
新闻动态
原创:炜衡广州 11月10日

11月7日,2025 ALB炜衡十五佳粤港澳大湾区法务团队颁奖典礼在广州四季酒店圆满举办,十五佳上榜的粤港澳大湾区法务团队代表出席了此次盛会。


汤森路透法律传媒集团高级总监谢京庭女士透过视频向嘉宾致辞,炜衡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副主任、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郭俊律师则于现场致辞。他们共同祝贺十五佳粤港澳大湾区法务团队获奖,并欢迎各位嘉宾的出席。

谢京庭女士在致辞中说道,过去一年,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方面展现出强劲能力。伴随着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大湾区正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此同时,大湾区法务团队也往往具备了专业的法律实力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在复杂法律环境中展现出了优秀的能力,为大湾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郭俊律师感谢各法务团队代表的出席,并对上榜法务团队表示祝贺。指出他们不仅是企业稳健前行的守护者,更是广大律师在法制道路上的同行者。他指出,优秀的法务团队与律师团队的协同合作能够产生1+1大于2的效益。今年正值炜衡律师事务所成立30周年,炜衡秉持着“洞察、沟通、解决、良知”的执业理念,希望在大湾区这片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热土上有所作为。展望未来,希望通过律师和法务团队的深度协同,为大湾区的法制建设发挥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随后,本次活动进入圆桌讨论环节。本环节由炜衡沛雄(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汪献忠主持,邀请到北京市炜衡(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葛祥冲律师、北京市炜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爱敏律师参与。

分享嘉宾为国家电网海外投资有限公司风控管理部总经理王定贤先生、卡姿兰集团法务负责人王林先生、住友电工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法务官兼合规负责人张钦长先生。各位嘉宾将就湾区活力,法律赋能——新格局下大湾区法律人的前沿视野与精准护航这一话题展开精彩讨论。

首先,王定贤先生以国企出海合规为切入点,分享了电力行业跨境投资法律合规风险防范实践与经验沉淀。他表示,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在境外1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并参与运营13个能源网项目,境外资产达4000亿元人民币,迄今为止所有境外投资项目均保持稳健运营、全部盈利,这背后离不开严密的法律合规风险防控体系。面对日益凸显的政治风险与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电网公司事先设计严谨的交易法律条款,开展市场化、长期化、本土化经营,突出风险防控、突出规范运营。他强调,中资企业出海所面临的境外法律争议挑战背后,也是大湾区法律共生体的巨大发展空间。展望未来,他期待大湾区法律人既能做好专业“行家里手”,又能成为企业“法律助手”,更能以“翻云覆雨手”推动中国法律协议文本与争议解决规则“走出去”,开创法律文件新范本、法律关系新规则、纠纷解决新机制,在英美法与大陆法之外,提升具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国际话语权。

随后,王林先生结合民企出海与数字化转型实践,阐述了细分行业法务的精准赋能之道。作为彩妆领域的细分龙头,卡姿兰近年来完成线下到线上、国内到海外的双重转型,海外业务保持高质量增长,这离不开法务团队的高效支撑。王林先生提出,法律人应具备鲜明的行业标签,深耕日化行业十年的他认为,法务赋能需抓住企业核心风险矛盾,例如化妆品行业的产品合规与宣传合规两大关键领域。他主张法务应定位为业务的服务部门与风险兜底者,在充分提示风险的前提下为业务壮胆,通过与业务紧密联动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在面对海外劳动用工、商业纠纷等本地化难题时,他也建议企业借助外部律师的跨境资源网络,而这也正是律师行业的重要业务蓝海。他鼓励年轻法务在经济下行周期沉淀积累,锚定线上化与海外化两大趋势,为行业复苏后的快速发展做好准备。

张钦长先生则从外企视角,分享了跨境合规与律师合作的实践心得。拥有 120 年历史的住友电工在大中华区布局 103 家公司,4 万余名员工,其法务团队则承担着全区域法律与合规工作,因此,外部律师的专业支持成为重要补充。他坦言,传统制造型外企与律师的合作多偏向合规背书与上级汇报支持,其核心诉求是律师兼具专业性与产业洞察力,能够理解商业逻辑与财务常识。结合日本企业出海的历史经验,他指出中资出海当前面临的地缘政治、文化差异等挑战具有普遍性。对此张钦长先生建议企业在海外重点区域组建本地化法务团队,循序渐进地输出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他强调,大湾区的创新基因值得法律人传承,律所应具备国际化经营视野,提前布局跨境服务网络,而非被动响应客户出海需求,才能在全球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据先机。

廖爱敏律师聚焦商业保理与知识产权领域,为现场嘉宾道出了大湾区法律服务的创新方向。作为民法典保理合同起草小组成员,她深耕保理业务十年,指出应收账款融资是破解企业跨境融资难题的重要路径,尤其适用于大湾区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她主张律师应从专业服务提供者转型为外部大脑与资源整合者,与企业法务共同构建一站式跨境综合法律服务生态圈。针对企业出海常见的法律适用困境,她给出关键建议,企业应优先选择仲裁作为争议解决方式,通过约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海南国际仲裁院等机构,实现适用法律的自主选择,其裁决可在 170 多个纽约公约缔约国得到强制执行。她强调,律师与法务的协同应实现“行业 + 业务流程 + 法律风控”的三融合,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为大湾区企业跨境业务提供全链条支持。

葛祥冲律师也随后围绕律师与法务的差异化定位及大湾区业务机会展开分享。他认为,优秀律师应从风险防控者升级为企业商业价值的提升者,核心能力在于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跨区域协作能力。依托炜衡在南沙设立的粤港澳联营所,汇聚香港、澳门、美国、泰国等多地律师资源,他强调大湾区律师需深耕知识产权领域,持续学习跨境法律知识,以适配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针对律师与法务的协同关系,他提出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法务熟悉企业业务流程,而律师则需要拥有专业复合化及跨境业务协作能力,通过紧密协作实现 1+1>2 的服务效果。他表示,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法律生态,为法律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律所也应立足专业化、全球化布局,为企业出海与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汪献忠律师通过对国企、民企、外企与律师多元视角的串联与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嘉宾深入分享。从企业出海合规体系构建、行业法务精准赋能,到律师与法务的协同创新,再到大湾区法律服务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汪律师紧扣行业痛点与发展趋势,始终强调 “法律共同体” 的协同理念。最后,汪律师也在总结中强调,大湾区法律人应把握制度优势,以专业能力应对地缘政治与合规风险,以创新思维拓展服务边界。他表示,唯有律师与法务深度协同、深耕专业、放眼全球,积极响应国家十五五规划与一带一路政策,才能为大湾区企业出海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共同书写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

在令人意犹未尽的讨论后,活动进入到高潮的颁奖环节,本环节由多位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担任颁奖嘉宾,十五佳粤港澳大湾区法务团队代表依次上台领奖,发表他们的感言心得。

颁奖环节过后,获奖团队与各位同仁聚首一堂,享受晚宴并互相交流。炜衡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炜衡全国管委会副主任孟利峰律师致上祝酒辞。他对上榜的十五佳粤港澳大湾区法务团队再次表示祝贺,并对获奖者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能够与各位优秀的法务同仁交流、合作。

北京市炜衡(广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郑宇律师随后告诉ALB,优秀的法务团队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务团队通常具备国际视野、契约精神和商业思维的特质。与此同时,炜衡在大湾区布局多家分所,以响应国家政策、促进大湾区融合并助力企业解决合规及出海等问题,致力于为大湾区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祝愿各法务团队在法律职业精神的指引下,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创造价值。继续前行,再创佳绩!